4th Year Newspaper Reading 07HT Week 6

"進口"國貨  出口垃圾

BBC中文網記者 蘇平

    環保是當下最熱點的話題之一。

    2012 年倫敦奧運要成為歷史上最綠的奧運會;查爾斯不去瑞士滑雪減少"碳足印";特易購、阿斯達、瑪莎百貨推出環保行動計劃......

    讓我格外注意的是另外兩條消息。

    一,布萊爾鼓勵國人出外吃飯時搞清楚盤中餐的產地,目的是鼓勵多用國貨,減少食品空運排放溫室氣體。

    二,自民黨說,去年,英國把 190 萬噸垃圾運到中國,很大一部分在中國被非法傾倒,垃圾中的金屬洩漏後有可能污染水源和食品。

進口國貨

    布萊爾和環境事務大臣米利班雙雙支持的一項名為"Just Ask"的運動是由英國"鄉村土地和商業協會"發起的,1 9 日在唐寧街 10 號門前正式揭幕。

    運動的宗旨是鼓勵國人出外就餐時詢問飯菜的產地,借助消費者的壓力達到促進英國農業發展、減少進口食品的目的。

    據統計,2005 年,英國進口了價值 200 億英鎊的食品、飲料和飼料。

    米利班說,知道自己盤中餐是從哪里來的可以給人帶來一種"滿足感"。

    食品和雜貨行業的智囊團 IGD 一年前所作的一項調查也顯示,百分之七十的英國人都願意更多購買本地、本國出產的食品。

    但說實話,我不知道得到首相支持的這項運動到底有多實際。因為,它根本就沒有考慮到食客以及廣大消費者們面臨的難處:商店裏賣東西的、餐廳裏端盤子的人誰知道貨是哪來的?

    環境保護,人人有責,但有時候,部長大人的建議真讓人無所適從。

    正好像環境部長布拉德肖建議顧客在離開超市前把不必要的包裝盒、塑料袋拆下來在收款處。很想試驗一把,但卻沒有勇氣。拆包裝,至少也要 20 分鐘,人家叫保安怎麼辦?告訴他這是環境部長的提議?

出口垃圾

    星期四早晨,我氣喘吁吁地把垃圾回收箱搬到門外。食品、硬紙殼、玻璃瓶子、易拉罐、書報分門別類。

    這些垃圾去了哪里呢?

    布萊爾提倡英國人多吃國貨的同一天,英國天空電視臺播出了一則名為"你在向中國放毒嗎"的新聞。報道,一名居住在肯特郡的英國人在自己家中回收的一封用塑料袋包著的信件出現在廣東一個小村子中。

    這個小村子主要的生意是加工處理回收的垃圾。肮髒的街道、肮髒的建築、煙囪中冒著濃濃的黑煙、附近的小河看不清水的顏色,一個兩三歲的小男孩坐在成堆的垃圾旁玩耍……

    英國自民黨這個星期日在網站上說,他們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去年英國回收的垃圾中有 190 萬噸被運到了中國,占總量的 6%,這一數字和 1997 年相比增加了 158倍。

    報告還說,垃圾當中很大一部分並沒有被用作循環再生的原材料,而是在中國境內被非法傾倒。問題是垃圾中很多含鉛,如果洩露到水源當中或是進入食品鏈,可能會危害人畜健康。

    自民党環境事務發言人胡尼(C Huhne)說,如果在英國回收的垃圾最終不過是傾倒在別的地方的話,在國內加強回收又有什麼用?

    《每日鏡報》刊登了環境部長布拉德肖的回應。他說,如此長距離地運送垃圾對全球變暖的"影響極小",公眾大可不必擔心。再說了,這些貨船反正也要回中國。

    原來,布拉德肖還擔心空船運行浪費資源!

    去年,倫敦《旗幟晚報》所作的一項調查顯示,倫敦至少有 15 個區回收的垃圾都被送往中國和遠東。調查指出,這是因為英國缺少處理回收垃圾的工廠、對回收的材料沒有足夠的市場需求。

    胡尼敦促英國政府致力開發自己的垃圾回收利用工業,使英國成為新興的綠色技術的領頭人。

    現在,許多英國家庭、包括我本人在內,都知道、也願意辛辛苦苦地"攢"垃圾,既給環保做貢獻,也滿足個人的良知。

    但是,如果自己的垃圾需要被送到中國,讓那些生活貧困、安全沒有保障、面臨健康脅的民工分揀、處理,回收的道德基礎豈不削弱了許多?

    天空電視臺的節目中提到的那名肯特居民說,他本著最善良的願望回收來的垃圾污染了別人的環境,內心非常不安……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6290000/newsid_6294400/6294431.stm (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