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th Year Newspaper Reading 08HT Week 1

海归后的新名词: 海鸥.海带.海草.海藻.海泡

    再过20年,相信中国就没有‘海归’了。”1028日,主题为“新海归,新使命”的“欧美同学2007北京论坛暨第四届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发展与交流大会”(下称“欧美同学会论坛”)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召开,北大国际MBA美方院长、英国FORDHAM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杨壮在会上如是说。
    这次大会是本年度中国最大规模的海内外留学归国人员的聚会,来自不同领域的留学归国人员和其它社会各界人士近
500
人参加了大会。

  据国家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最新年度留学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6年底,中国各类出国人员的总数达到106.7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27.5人,仅2006年留学回国人员就有4.2人。他们中有些人成为各个行业的精英,实现了理想和抱负;有些人还在继续探索发展的道路,不断修正人生目标;更有一些人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发展方向,处于迷茫彷徨之中。

  香港科技大学中国跨国关系研究中心主任David Zweig经过研究发现“海归”人群除了目前出现在中国,另外一个“海归”人群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因此证明了它是因一个国家在经济不断发展强大时期对人才的需要而产生的,但只是特定时期的特定群体。

  “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就没有(海归)这个称呼。”Zweig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因为一个人到国外学习再回到自己的国家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他自己就是这样。随着中国教育的进步,他认为会有更多人出去,更多人回来。
  事实也似乎证明了这一点,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准的逐渐提高以及留学归国人数的日渐增大,对“海归”这个名词的解读也在发生着变化——由人人羡慕的“海鸥”到具有尴尬意味的“海带(海待)”、“海草”、“海藻(海找)
”、“海泡”……

  春风得意的“海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的高速成长,工业化、城市化、私人经济兴起,国际贸易扩张,中国已经是全球成长最快的几大经济体,所有的这些都为海归提供了有用武之地的舞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海鸥”是指目前频繁往来于国内和海外,从事商务贸易活动的留学归国人员,他们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在其经营的业务上跨越东西方,或是一两个国家,成为中国国际化的风头人物或是各种富豪榜上的青年才俊典型。

  仔细研究“海鸥”们的背景与经历,不难发现他们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在国内一流大学毕业,本身基础很好;第二,在国外继续深造的院校也是世界享有声誉的学府,而且获得了硕士以上的学位;第三,他们的研究领域都属于新经济、高科技和第三产业领域,并且都有海外跨国公司和三资企业担任高级管理人员的经历。

  据此优势,加上中国当时的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一批受过国外专业训练的高级人才和世界接轨。而当时海外大型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时,也要求找到这样一群具有中西方教育背景的专业人才来开拓中国市场。

  奋斗的“海草”

  与早年出国的“海鸥”们不同,“海草”指的是较为年轻的“海归”。根据2006年中国留学生回国创业论坛的问卷调查,他们的出国年龄平均26岁,平均回国年龄32岁,平均在国外有5年的学习时间,3.1的工作经验,而且是工作和学习互相交叉。他们回国后,一般都供职于外企、三资企业、留学人员创业园,从事服务咨询业和第三产业以及文化传媒产业,年薪一般为6万—12万。

  郁闷彷徨的“海带”

  2006年全年,中国新增4.7万名“海归”,根据世界HR实验室经过近期对随机抽取的1500多个“海归”样本进行统计的结果显示,有35%以上的“海归”存在就业困难,同时40%的“海归”感觉自己的职业方向出错。

  “海带”们往往年纪较轻,出国时间很短,在国外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就回国。由于缺乏经验,他们回国后求职很不顺利,处于待业状态。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兼商会会长王辉耀收集了
300个回国创业成功的人士,研究他们的简历,发现这些人都在国外有过5
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他认为,“海带”一族有着自身客观原因。那些在到国外读个一年的学位,或者拿一年的硕士马上就回来的话,或者大学一毕业就出去的“海归”,这种情况下找工作跟国内的大学毕业生境遇是差不多的,因为缺乏工作经验,包括还有的人要适应国内环境,再加上期望值太高,又缺乏人际关系,只能成为“海带”。

  犹豫不定的“海泡”

  “海泡”是最新出现的一个人群,他们已经学成或者接近毕业,虽然非常想回国发展,但对国内态势不是很了解,左右为难“泡”在留学地,成为“海泡”。

  为何“海归”的光环逐渐消退?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小平认为,出国留学的三重境界分别是:就业竞争力、行业领导力和社会领袖力,而获得就业竞争力是留学的最低目标。

  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本土教育水准在不断提高,本土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已日渐不落人后,很多大学和科研机构都培养了大量优秀学生,这也使得“海归”价值受到挑战。很多大型跨国集团每年都会去中国的著名高校进行大规模的校园招聘就是最好的证明。

  “回国的人越来越多,国内的老师就越来越好,老师越来越好,国内的学生也就越来越好,这是一个循环。”香港科技大学中国跨国关系研究中心主任David Zweig也这样认为。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前主任李青原更是直言不讳地说:“以前所谓的‘海归’(洋博士)和‘土鳖’(国内博士)差距现在越来越小,已经没必要用‘海归’和‘土鳖’来划分人才。”

文章来源: 综合新闻2007-11-30 00:49:46(有删改)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0711/news-gb2312-487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