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th Year Translation Homework 06MT Week 1

部分大学生身价不如农民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一项调查让很多人惊讶地认清了大学生和民工的“差距”。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进城务工农民的月薪平均预期是1100多元,而应届大学毕业生对月薪的平均预期仅为1000元。

  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如实地反映了扩招带来的短期的大学生供过于求。市场更需要财富的直接创造者。

  “企业对大学应届毕业生的评价普遍不太高。他们觉得这些应届生们要求多,但不能吃苦,缺乏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所以很多企业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人才。而另一方面,学生则抱怨企业开的薪水低,要求苛刻。他们当中的许多人盲目地考证,以增加择业的砝码。” 在走访了不少企业和学生后,中山大学高教所张明强教授这样总结两者之间的分歧。

  2005年私营企业比前两年增加了450万个就业就会,而教育、科技、国家机关增加的岗位比较少。教育行业新增岗位24万个,金融业新增2.7万个,而科技领域只招了3000人,电、水、煤这些行业就更少了。大学生喜欢去的地方恰恰吸纳能力小。

  这种“结构性就业难题”不仅体现在不同行业间,也体现在不同地域间。“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西部、基层一套房”就是这种地域差的表征。

  据报道,中国农业大学的动物科学专业研究如何养牛、养猪,可很多毕业生为了在大城市里找到工作,干脆转行。很多毕业生宁愿在北京卖饲料当推销员,也不愿意到基层去。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的毕业生研究的是如何让果树产量更高、花卉生长更好。可很多同学去推销园艺产品,在办公室做文秘。

    因为大家都希望留在发达的大城市中,都只希望学金融、会计、计算机等热门专业,所以造成了局部地区和局部行业人才的过剩。

 

文章来源:南方新闻网-南方周末2006040610:00(有删改)

http://news.sina.com.cn/c/2006-04-06/100095470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