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th Year Newspaper Reading 06MT Week 4

數千阿拉伯人定居義烏

  穆罕奈德是義烏一家叫“阿克薩”餐館的老闆,他 30 歲左右的年紀,深邃的眼神,黝黑的皮膚,穿著一件畫有阿拉伯圖案的 T 恤,一看就是典型的阿拉伯人。穆罕奈德的中文說得不錯,聽著更像是帶著南方口音的普通話,但絕沒有用詞錯誤。他很自豪地告訴記者,離開故鄉約旦,來中國已經六七年了,原來在廣州開阿拉伯餐館,後來,發現義烏的阿拉伯人越來越多,就與幾個親戚搬了過來。前幾年,他認識了一位安徽姑娘,兩人一見鍾情,便結了婚,共同到義烏來生活,現在,兩口子整天忙活著餐館裏的生意,美滋滋的。

  大約七八年前,這座僅有幾十萬居民的城市,幾乎找不到幾家像樣的外國特色餐館。如今,像這樣的阿拉伯餐館有百餘家,開阿拉伯餐館成了義烏的行業發展新動向。最地道的阿拉伯餐館,老闆都是像穆罕奈德這樣的阿拉伯人。隨著越來越多的阿拉伯人在這邊定居,許多阿拉伯人都戲稱,義烏快成為阿拉伯世界的一個“村”了。

  的確,坐落在浙江中部的義烏是中國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20 年前,這裏只不過是僅有一條街的小縣城,滿大街看不到一個老外的身影。而如今,走在大街上,隨處都能看到從國外到義烏採購、從事貿易的外國人。這其中,阿拉伯人是最顯眼的一個群體。據義烏當地政府的相關統計顯示,長期居住在義烏的阿拉伯人已經超過了3500 人,另外,還有數目龐大、無法精確統計的來來往往的阿拉伯人。於是,專門服務這一群體的餐飲業、服務業也隨之興起。

  紅樓賓館是義烏阿拉伯人的最早聚集地。早在上世紀 80 年代末,就有阿拉伯人在這裏下榻。來自埃及的哈利德告訴記者,他11年前就來過義烏,那個時候,紅樓賓館是義烏最好的餐館了。因為那裏離市場近,住房價格也實惠,他的同伴都會選擇住在那裏。現在來的阿拉伯人很多,客房已經不夠,許多阿拉伯人就分散地住到了其他幾家賓館,但更多的是租房。

  “房東住在最頂層,租戶住在下幾層,是義烏租房的特色之一,”義烏宗教事務局丁向平科長告訴記者,“如何使阿拉伯人與義烏人融合在一起,教育他們彼此尊重風俗習慣,是幾年來我們工作努力的方向。”

  如今,義烏居民越來越熟悉阿拉伯人。許多義烏居民對阿拉伯世界也有獨到的認識。江東社區李老闆對記者說,中國許多媒體都頻繁使用“中東亂局”這個詞,其實,與許多阿拉伯朋友接觸並去了中東的幾個國家後,有一種感覺,相對於廣袤的中東地區,現在所謂的戰爭、衝突只是發生在非常小的一些區域,絕大多數中東地區的百姓都生活在寧靜和安詳之中。李老闆對《環球時報》記者千叮嚀萬囑咐,在許多中國媒體的報道中,中東世界的形象“已經成了混亂、衝突、死亡的代名詞”,這並不利於中國人真正地瞭解世界。希望《環球時報》多增加一些中東世界的正面報道。

  在採訪期間,穆罕奈德對記者抱怨說,他和許多阿拉伯老鄉最近有件煩惱的事。他們許多人都在中國賺了錢,也與中國姑娘結了婚,並且很希望在義烏長期發展自己的事業,於是很多人都想買個房子。但是,外國人買房手續很複雜,而且義烏的房價也越來越高了。想不到,阿拉伯人也會像中國人那樣遭遇“買房難”的困境。

文章來源:《環球時報》 2006-10-20 22版(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