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th Year Newspaper Reading 07MT Week 3
十七大與未來五年的政策 以胡錦濤和溫家寶爲主導的政府已經主政五年,他們在這五年當中既堅持了鄧小平設立的改革開放的大方向,又推出了一系列不同以往的政策。這些做法,都將在接下來的五年內得到延續和加强。 從上個星期結束的十六届七中全會的公報中可以看出,中國的領導人將會繼續堅持改革開放的原則。這一方面是因爲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發展,已經成爲中共執政最重要的合法性來源;其次,目前最爲核心的兩個領導人胡錦濤和溫家寶都肯定會繼續留任,他們的政治實力較之于五年前,只會加强不會减弱,這將從根本上保證政策的連續性;最後,中國加入WTO的一系列承諾陸續被落實,進一步保證了中國的改革開放會進一步深入。 胡溫在過去的五年內推出了一些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措施,比如加强對社會公平的追求,這顯然是對改革所帶來的一些負面效果的糾正。2005年,社會上關于是否要堅持改革的爭論達到最高峰的時候,中國的領導人曾公開表示,將會繼續堅持改革的道路。 儘管今年中國統一了內外資企業的稅收,也加强了工會的作用以制衡那些大型國際企業,但是那些在中國投資的外國人幷不需要因此而過分擔心。畢竟,從中國現有的經濟結構來說,它還不得不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繼續依靠外來投資。 在政治體制改革上,中國領導人將會繼續采取保守的姿態。這也是符合鄧小平在1992年之後爲中國定下來的基調:單方面的經濟改革。不過現在看來,中國的領導人也會同時進一步加强一些促進社會公平的政策,以此來消除單方面改革所帶來的弊病。但是這種方法最終是否有效,很難判斷。 無論是中非論壇還是上海合作組織,中國都表現出了强烈的獨立性,中國的領導人也沒有公開回應美國提出的“利益相關者”的身份定位。但是,他們顯然非常清楚,只有更加融入現有的國際體制,才是最符合中國利益的。中國的國力在這些年有了極大的提升,這可以支撑它快速擴大在非洲投資的規模,提高軍隊的武器裝備,大量購買海外資産,但是它的總體實力較之于美國仍然相差太遠。 前段時間國際社會上對于中國産品的質量問題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中國政府相應做出了一些改革的姿態,這可以證明他們對現有的國際體制至少是認同的。 隨著國力的增强,以及國際經驗的增加,中國領導人將會繼續采取一些積極和靈活的外交技巧來維護自己的海外利益,比如在非洲的投資。達爾富爾的人道主義危機顯然對中國政府來說也是重要的一課。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中國政府仍然會將非洲看成是自己重要的海外利益所在。 中國也將會繼續强化自己在六方會談、東盟合作、上海合作組織中的角色。以中國現有的國力,在東亞扮演一個區域性大國的角色是綽綽有餘的。現在整個東亞地區,無論在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都有很多充滿危險性的“熱點”:朝鮮的核問題,中日、日韓之間的歷史問題和領土問題,東南亞一些國家的政局不穩定,以及亞洲國家經濟,特別是金融體系的不健全。面對這些“熱點”,中國將會繼續推行務實主義的外交。但是,一個積極主動,幷且按照國際公認規則行事的中國,將會是東亞甚至是整個世界維持穩定的重要因素。 (有删改)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7040000/newsid_7046800/7046856.s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