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rd Year Week 5 TT05
Topic: Religions
在兩岸四地佛教圓桌會上的致辭/
國家宗教局局長葉小文 今天,來自海峽兩岸四地、三大語系佛教的幾乎全中國所有著名的高僧大德、諸山長老,第一次齊聚一堂,實現了中國佛教史上空前的團結與合會。此地像是佛國,滿屋都是聖人。好大的「圓桌」,「天道曰圓,地道曰方」。好一個盛會,開得圓滿,體現圓融! 中國佛教協會一誠會長說,法不孤起,仗境而生。正是三亞南山海上觀音聖像的圓滿建成並將舉行開光大典這個殊勝因緣,促成了海峽兩岸和港澳眾多高僧大德齊聚於此,可謂一尊聖像,十方來聚,百年不遇,千載難逢。許多高僧大德說,與中國人因緣最深的觀音菩薩,真是願力弘深、法力無邊、不可思議,在一時間竟將中國佛教界的高僧大德同時請到「天涯海角」來,請到這片新的海天佛國來,共商佛教之大計。一天的圓桌會,我聽了各位大德、長老、學者、朋友的教導和高見,深切感到,大家圍坐一堂,以和合之力耕耘,用慈悲之水澆灌,使智慧之花盛開,會議時間雖短,成果甚豐。大家形成了「三亞共識」,同發大願,共同促進海峽兩岸四地佛教界的交流合作,推動「海峽兩岸暨港澳佛教圓桌會」不定期在兩岸四地舉行;共同參與在中國大陸舉辦「世界佛教論壇」,為世界佛教共建平台,同住和諧。大家都贊成三亞、無錫、西安、舟山四地成為「世界佛教論壇」的共同會址,同結勝緣,共襄盛舉。 三亞這塊寶地應該感恩啊,既有「海上觀音」佛光普照的福份,又有「三亞共識」載入史冊的緣份!我們好歡喜:最美蓮花,綻放三亞。 中國的佛教真是偉大啊,偉大的國家必護持偉大的佛教,偉大的佛教必利樂偉大的國家!我們要讚歎:大中國有佛! 慈航普度兩岸一家 近年來,作為兩岸民間交流重要組成部分的兩岸佛教交流日益增多,佛指舍利赴台供奉、海峽兩岸佛教音樂展演等等,這些活動加深了海峽兩岸佛教界的法情教情親情友情。這次海峽兩岸四地的高僧大德們通過圓桌會,運用佛法的大智慧,正在兩岸佛教間開闢和建立新的交流互動機制,對促進兩岸之間的和諧互動,加深兩岸同胞的溝通理解,密切兩岸同胞的手足親情,維護台海穩定、促進祖國和平統一,都具有重要和積極的意義。 佛法要為世人「拔苦與樂」。我們中華民族現在最大的苦、最深的痛,就是佛教所稱「八苦」之一的「愛別離」苦。兩岸長期處於分裂狀態,是國之大殤,鄉之深愁啊!大家都熟悉台灣詩人的一首小詩: 小時候,鄉愁是一張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了,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到後來,鄉愁是一方小小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泓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每當皓月當空之時,遙望海峽那頭,默頌這首《鄉愁》,心中翻騰著「愛別離苦」的煎熬,怎不潸然淚下?這是怎樣的「鄉之深愁」!觀世音菩薩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慈航普度的化身。南山海上觀音巍巍妙像,一體三面,一面回望神州大陸,一面思盼寶島台灣,一面遠眺友好鄰邦,現身解難,尋聲救苦。她是在昭示人們:兩岸一家親,家和萬事興,四地齊努力,泰山亦可移!這也是兩岸四地高僧藉由三亞南山海上觀音開光現身召開圓桌會,所傳達給兩岸同胞的一個積極的信息,一個「化干戈為玉帛、化嗔恨為和合」的福音。有佛菩薩的加被,更堅定了我們「四個決不」的意志: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決不動搖,爭取和平統一的努力決不放棄,貫徹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反對「台獨」分裂活動決不妥協。 和氣東來和風西送 今日世界,儘管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的主流,但文明衝突、地區紛爭,霸權主義、極端主義、恐怖主義盛行,貧富懸殊,環境污染,危機四伏,需要生起一股和風,需要帶來一團和氣。和風從何而生?和氣從何而來?覺光法師說,「人不是為了宗教而存在,宗教是為了人而存在」。東方文明的奇葩──中華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和合」智慧。佛教的「六和敬」,強調六個「和」,為世人所敬仰。今天人類精神的提升和社會進步的加速,也需要六個「和」,這就是: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際和順,社會和諧,人間和美,世界和平。人稱「紫氣東來」,今有「和」氣東來。人歎「文明衝突」,今有「和風」西送。且看中華文明智慧之花,必將催生世界和平進步之果。 今天的圓桌會上,有長老在發言中對我們國家宗教局的工作熱情讚許。我們不過作了一點點應做的事,長老就銘記在心。這是深情鼓勵,更是期望鞭策。作為服務宗教界的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用佛教的話講就是「護法」者,供養者,「茶水僧」,「掃地僧」。我們要學習佛教「因大悲心生菩提心」的無我境界,「報眾生恩報國土恩」的崇高情懷,更要自覺,更要勤奮,更要奉獻,更要感恩! 恭秉宏願傾力「護法」 對兩岸四地高僧大德的交流合作,對「世界佛教論壇」的「『和氣』東來,『和』風西送」的宏願,「四輪齊動,八方呼應」的構想,「海會雲集,共生吉祥」的期盼,我們都十分讚賞和支持,定當傾力「護法」,鼎力相助。 各位長老大德、各位朋友,在亞龍灣舉行的這個盛會行將結束之際,此時此地此景,使我不禁想起十一年前,我有緣陪同趙樸初先生──我們的樸老,遊覽亞龍灣。那時這裡還沒有這許多五星級飯店,只有晴空萬里,碧海連天,鳥語花香,春風撲面,腳下沙灘雪白,頭上鴻雁翻飛。大家都搶著要跟樸老合影留念。我笑道:「樸老,您要像這大海,像這鴻雁,給大家作個照相的背景。」樸老笑答:「踏沙晨作亞龍游,鴻爪倘能留?」入夜,樸老談起黎族美麗的民間傳說故事:有一少年,自五指山追逐一鹿至海邊,張弓欲射,鹿回頭,化為美女,少年愛之,遂為夫妻。樸老興致很高,又連夜登至山頂看「鹿回頭」石雕並觀夜景。我看樸老若有所思,就說,這裡風景如畫,只差「畫龍點睛」啊。樸老點頭不語。第二天,一首《訴衷情》已躍然紙上: 踏沙晨作亞龍游,鴻爪倘能留。登高夜望奇甸,美景不勝收。 燈萬點,相輝映,似川流。不須逐鹿,山也回頭,海也回頭。 我感到樸老還在我們中間,還在回頭看望我們,還在期盼「世界佛教論壇」的「燈萬點,相輝映,似川流」,還在企望中國兩岸四地的佛教一起努力,為人類做大貢獻,為世界放大光明,「登高夜望奇甸,美景不勝收」! 祝各位身心安泰,六時吉祥。 (小題為本報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