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rd Year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Week 3 MT04

Topic: Grain supply in China    Test  Test 2  Test 3

我国粮食获恢复性增长   四大观点看中国粮食问题

    新华网南昌89日电 (记者刘菁 郭远明)今年中国粮食生产出现转机早稻和小麦增产幅度较大。但即使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产需之间还存在缺口,品种和地区分布还存在比较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文因此认为,全面看待中国粮食问题必须有全局意识统筹观点、长远考虑和世界眼光。º

s

看待中国粮食问题必须有全局意识

    陈锡文认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如果受到威胁波及的后果每个人都逃不掉。如果各地自顾自,中国的粮食问题很难解决。所以,一定要在粮食问题上树立全局意识。粮食主产区应尽可能多产粮,产好粮,以保证国家的粮食市场整体平衡。粮食主销区内的粮食主产市、县,也要有全局观念,尽可能多生产粮食。陈锡文说,经济发展越快,我们越能感觉到资源或者资源性产品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从长期看,中国在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三大安全问题,即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石油安全。由于过去几年粮食供过于求,一些地方对粮食安全的危机感不如对水资源、能源安全的危机感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任何一个地方都应该有抓粮食生产的全局意识。ºs

 

看待中国粮食问题必须有统筹观念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中国农业、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农村普遍进行了战略性的结构调整。但从去年底开始,中国开始突出强调粮食生产,一些地方错误地认为增加粮食生产将影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陈锡文对此表示,农业结构调整并不是简单的播种面积、作物品种的调整,而是要在结构调整中使整个农业的竞争能力、经济效益上一个台阶。目前,中国农业结构调整中发展最快的是畜禽水产等产业,但没有足够的粮食作为基础,结构就无法调整。各地必须对粮食在统筹城乡、工农协调发展中的战略作用有清醒的认识,绝不能把强调粮食生产与结构调整对立起来,只有吃饱饭才能够进行结构调整º s

 

看待粮食问题必须用长远的考虑

    改革开放26年,中国粮食生产出现过3次供大于求。第一次是1984年,稻谷价格跌到统购价以下,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第二次是1990年,国家及时出台了保护价、专项储备等政策。第三次是1996年。每次供大于求之后都带来了更长时间的粮食产量徘徊。在经历7年的粮价低迷之后,去年国庆节后粮食价格上涨。º s

 

    陈锡文综合分析认为,市场价格反弹结合国家粮食生产优惠政策的出台,促使中国今年粮食获得恢复性增长,但粮食播种面积还只回升了几千万。因此从长期看,中国的粮食生产问题仍然不容忽视。中国的粮食问题不是今年粮食的恢复性增产就能解决的,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还有很长的路,解决中国粮食问题要有地、水、科技等方面的长远考虑。º

看待中国粮食问题必须要有世界眼光

    陈锡文介绍说,目前全球每年粮食的正常贸易量为2.2亿至2.3亿,我们即使全部购买下来也只能满足中国粮食需求的45%。所以中国粮食问题必须以国内解决为主。如果中国在国际粮食市场上的采购量接近10%,对国际粮市的影响可以说是惊天动地。因此,中国进口粮食必须考虑到能利用的国际市场有多大、增加进口会对国际市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要在全球背景下考虑中国的粮食问题,从世界的角度审视中国的粮食问题,而不是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来考虑中国的粮食问题。º s

 

文章来源:新华网  2004-08-09 18:29更新